欢迎光临中国乡村振兴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经济农村 社会法则 部门街道 特产团购

铜陵:乡村振兴在行动

   日期:2023-06-25     浏览:2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各地着力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各地着力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产业门类。同时,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搭“比武擂台”促担当作为

安徽省铜陵市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把乡村振兴盆景变成风景

“咱们凤凰村,面朝枫沙湖,背靠鹞石山,不仅山美水美而且人更美。村‘两委’带领村民种了百亩的网纹瓜、大樱桃、翠冠梨,大力发展农家乐,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1.6万元。”日前,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周潭镇凤凰村党总支书记章鼎维拿着小喇叭,向30多名村民“考官”现场述职。

干得怎么样,擂台比比看。近日,铜陵市以“展头雁风采、促担当作为”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市、县、乡通过分级搭建“比武”平台,推动村书记上舞台、传经验、晒成果,已实现全市31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全员参与。

一线出题明思路

上级摆擂台,支部大比武。铜陵市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练兵场”,通过找差距、立标杆、定承诺,比出新思路、激发新动能。“正因为有了换届半年多来扎实的工作基础,许多村书记面对询问底气十足。”郊区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比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干部“干什么”。铜陵市“擂台比武”活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和“五大振兴”具体要求,突出“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重点从“五比五看”评价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实绩,开展全方位“比武”:一比基层党建,看品牌亮点打造;二比集体经济,看村级产业发展;三比人居环境,看村容村貌建设;四比基层治理,看信访矛盾化解;五比乡风文明,看信用文化营造。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枞阳县枞阳镇党委书记吴福舟表示,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市里恰逢其时开展“擂台比武”,通过“五比五看”,让基层村干部比有目标、干有方向。

擂台比武促振兴

今年以来,铜陵市按照“层层竞争、逐级选拔”的方式,分乡镇初赛、县区复赛、市级决赛3个阶段推进“擂台比武”活动。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发展产业,我们关键是唱好地方戏、打出优势牌、找准特色路。”郊区安铜办牧岭村党总支书记戴陈凤,一上台就点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该村实施村企联盟赋能提效行动,推进“党建+土地流转”“党建+生态农业”等模式,构建企业创富、集体受益、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去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达8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擂台比武既是述职,又是承诺,讲得好更要干得好。“村集体经济搞得不错,为民服务事项办得怎么样?”针对现场评委的“找茬”,村书记们纷纷介绍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各自“开门一件事”落实情况,各村全面建立了村“两委”班子公开承诺制度,围绕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基层党建等方面,确定3~5件实事项目,乡镇逐一把关,挤掉“水分”,留下“干货”,然后向群众公开履职承诺,定期述职报告,半年初评、年底总评。

示范引领提质效

铜陵市大力推行“典型引路法”,以此次“擂台比武”活动为契机,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示范走廊创建工程,已立项建立枞阳县S335公路沿线、义安区西联镇和天门镇、郊区陈瑶湖镇和灰河乡等5条党建示范走廊,串联23个节点村创建“一村一品牌”,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43.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整体提升。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关键在领头雁。”铜陵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负责人王士才说,“去年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41万元,今年要实现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30%目标,我们将做好擂台比武‘后半篇’文章,坚持高位推动,以实施基层组织质量提标、信用村建设拓面提质、乡土人才带富提能等‘六大行动’为抓手,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把乡村振兴盆景变成风景。”

 
打赏
 
更多>同类乡村振兴

推荐图文
推荐乡村振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