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石板铺成的街面干净整洁,藏式民居错落有致,特色餐馆引来游客络绎不绝,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雪山游牧到城镇定居,从产业结构单一到多种产业兴旺,如今的长江源村不再靠山吃山。群众自主创业、外出务工,村民富了起来、村庄美了起来。
在长江源村蕃巴仓民俗馆内,独特的藏式装饰让人眼前一亮,村民白玛昂求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为晚上的营业做着准备,擅长舞蹈表演的他曾因为没有固定职业而烦恼,如今民俗馆开业,让他在家门口找到了擅长且喜欢的工作。
白玛昂求说:“我从山上搬迁过来,每月没有固定的工资,我们喜欢跳舞,现在有了这个民俗馆,帮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在自己家门口干了一份喜欢的工作。”
近年来,长江源村党支部大力发展包括藏餐、藏饰品、藏民俗展示、演艺厅等在内的特色旅游产业,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带动村民发展多种产业,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在我们自己家门口开商店,生意挺好的。现在,孩子上下学,生意也不耽误,给孩子做饭都很方便。”村民羊吉说。
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娃说:“我们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通过乡村旅游民俗馆,还有生态绿色牛羊肉精深加工,形成了牛羊肉产品从货源、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加上政策性的补助,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38万元,集体经济也从2017年的20多万元增加到了50多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多年来,长江源村党支部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不断加大沱沱河区域及辖区生态保护力度,以实际行动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山上的草场环境好了,山下的居住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扎西达娃说:“我们长江源村党支部将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助力生态文明写进村规民约,带领村民定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长江源村党支部还努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文章,牢固树立“民族问题无小事,民族稳定重如山”的理念,共同描绘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生动画卷。
“我们借助村道两旁的墙面,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变成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图画,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各类评比活动,鼓励村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手工艺品大赛,民族服饰展等主题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些做法促进了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扎西达娃说道。
如今,行走在长江源村藏式风情特色商街,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店铺一家连着一家,笔直的硬化路串起了长江源村的特色名片,丰富的乡土文化与现代经营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的移民新村,正挥动着乡村振兴的大旗,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格尔木:村美民富党建强 乡村振兴绘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