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乡村振兴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经济农村 社会法则 部门街道 特产团购

郑蒲港新区: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作示范 奋力打造郑蒲港样板

   日期:2023-10-20     浏览:208    评论:0    
核心提示:  欣欣向荣的乡村产业、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精致美丽的农家小院。郑蒲港新区的乡村,处处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今年特别是8月以来,郑蒲港新区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建设水平提档升
   欣欣向荣的乡村产业、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精致美丽的农家小院。郑蒲港新区的乡村,处处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今年特别是8月以来,郑蒲港新区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建设水平提档升级为重点,以美丽乡村中心村、美丽宜居村庄为基础,以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规划升级、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双基”提档、乡村产业提质、特色文化传承、乡村善治促进、基层组织提升等行动,分类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片、风景线,推进新区乡村振兴走在前、作示范,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郑蒲港样板,取得了积极进展。

  姥桥镇:明确“一突破、二升级、三推广”工作思路 在姥桥镇姥长村,只见一个大型田园综合体初步建成。该村将村内的废弃房屋、沟渠、水塘等复垦成连片耕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建设集休闲旅游、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其中水产养殖面积约200亩,水生蔬菜约3亩,稻鳖共生约10亩,藕鳖共生约6亩,瓜蒌基地680亩,并将申报2000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全市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奋斗目标,即力争到2027年,姥长、菱湖、官塘等3个行政村乡村振兴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其余7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全面推进新蒲社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争先创优。”姥桥镇党委书记葛道祥说。

  姥桥镇结合两年来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和实践积极谋划,主动与新区相关部门对接,进一步深入研究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确立了村级产业发展 “一突破、二升级、三推广”的工作思路,即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寻突破,以优先建设姥长村田园综合体为首要任务,建成环公交线路沿线姥长、菱湖、官塘村宜居宜业旅游带;推进“高端水产养殖、大棚蔬菜、瓜蒌种植”等特优产业提档升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品牌。

  实现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必须在打造精品特色村方面加强谋划、精准发力。为此,在原有建成的2个省级示范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5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基础上,姥桥镇积极推进姥长、菱湖、官塘、红光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力争2025年前完成姥长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建设,在市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基础上,力争创建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2027年前完成菱湖村、官塘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建设。

  为保证各项目标实现,姥桥镇将加强领导,细化工作专班,围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坚持规划先行,以整体谋划、分步实施为原则,对全域内村庄进行分类整理调查,广泛征求意见,优化村庄布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强化项目带动,以和美乡村为牵引,深入推进姥长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发展高品质民俗、农家乐、休闲农业、研学等。同时,姥桥镇紧密结合“五大振兴”,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间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

  白桥镇:重点推进示范片建设。白桥镇红旗村许多村民外出打工,一些自然村房子空置时间较长,村庄道路也已破损。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改善生活环境,成为广大村民的迫切需求。从2021年7月开始,该村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为突破口,坚持群众自愿、户户申请、人人签字、整村交房的原则,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工作,统筹农用地整治,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新区“五统五促”试点村为白桥镇红旗村,通过小村融大村、废塘变活塘、弯渠改直渠等方式进行土地整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预计新增耕地120亩。该村还开展了3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善田块整治、提升灌溉和排水能力、改善土壤肥力,并经过市场运作,进行土地流转,通过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实现节本增效、粮食稳产高产。新区成立以来,红旗村已申报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总面积170亩,新增耕地面积132亩,涉及9个自然村,拆迁安置115户,今年又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总面积288.94亩,新增耕地面积220.62亩,涉及6个自然村,拆迁安置206户。

  红旗村推进“五统五促”是白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白桥镇以现有的8个美丽乡村中心村为基础,重点推进西梁山片区、七成圩片区、红旗片区、马圩田园综合体等示范片建设,力争到2027年,使镇域内的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明显提升。在农文旅发展上,白桥镇加快推进西梁山红色旅游建设和七成徽风皖韵和美乡村精品村建设,逐步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的宜居宜业宜旅风景线。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上,该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推广优质油、稻等种植,加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建成为白桥籍在外食品企业加工产业,对现有的瓜蒌、菊花、水蛭、艾草、制种等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延伸全产业链建设。同时,该镇以红旗村为试点,全力推进“五统五促”工作,以七成村中心村为基础,推进“微改造、精提升”,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白桥镇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为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摸底确定七成村为“微改造、精提升”特色保护重点村。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该镇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摸清现有农业产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底数,确定陈桥洲村为第1个优质粮油种植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在西梁山、白桥老街、七成村等确定专人搜集历史文化遗存,搜寻民俗、乡土和农耕文化,整理村庄记忆,编好故事,讲好故事。此外,该镇还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使镇域内环境有了大变样,同时对七成村“五清一改”和“三大革命”采取“回头看”形式,形成工作清单,登记造册,为规划可行性提供依据。

  郑蒲港新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在原有建成14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基础上,重点推进乡村振兴8个示范片(姥长片区、菱湖片区、官塘片区、红光片区、西梁山片区、七成圩片区、马圩田园综合体、红旗片区),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3个,培育一批省级的文明村镇、民主法治示范村、休闲旅游乡村,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到2027年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人才活力迸发,乡村文化日益兴盛,乡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乡村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昂扬激越的振兴乐章在郑蒲港新区越奏越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