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乡村振兴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经济农村 社会法则 部门街道 特产团购

贺州钟山县创新运用“三自一补”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

   日期:2023-10-27     浏览:208    评论:0    
核心提示: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7日电 题:贺州钟山县创新运用三自一补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 陈梅  走在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回龙村宽敞整洁的道路上,墙绘点缀村舍,小园蔬菜长势喜人,金秋稻田美如画。回龙村村党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7日电 题:贺州钟山县创新运用“三自一补”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 陈梅

  走在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回龙村宽敞整洁的道路上,墙绘点缀村舍,小园蔬菜长势喜人,金秋稻田美如画。回龙村村党委书记董其进介绍,这些都是运用“三自一补”模式创建示范村的效果。

图为回龙村内的一处菜园。 陈梅 摄ink="" data-bd-imgshare-binded="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

图为回龙村内的一处菜园。 陈梅 摄

  在推进治理的过程中,钟山县创新运用群众自筹、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和财政奖补的模式(下称“三自一补”模式),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据了解,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中,回龙村村民推选乡贤、退伍军人等有一定影响力且热心支持乡村工作的村民组建村民理事会,多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和户主会,对创建示范村工作进行宣传,争取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治理实施过程中,村委会与民众一起走街串巷,制定、完善实施方案。群众自觉拆除破旧危房、乱搭乱建的建筑物等69处,整治乱堆乱放206处,盘活土地3000多平方米,“三迁三拆”比较彻底。回龙村村民理事会成员董宗流说:“大家同在一个村,彼此之间都较为熟悉,做起工作来更方便。”

图为回龙村村民主动修整老屋。  回龙村委供图。ink="" data-bd-imgshare-binded="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

图为回龙村村民主动修整老屋。回龙村委供图

  董其进介绍,村民将公共用地的杂草以及其他堆放物清理完毕后,村委会即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与帮助,对土地进行规划建设,如道路进行“白改黑”,建设村民广场以及公共停车位等;对村民的空闲土地则鼓励其种蔬菜、果树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村落美观度。

  钟山县政协副主席潘宗慧表示,运用“三自一补”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能够花小钱办成事,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方法还可复制到其他村镇建设中。

  在清塘镇一处展览牌上,英家村2018—2023“三自一补”明细表仔细罗列出各自然村近年来集资、出让土地、投入劳动力、上级扶持资金的数字。在这些数字背后,是英家村旅游环村路、文化中心、硬化村道等的项目落成。

  英家村党总支书记邱镇告诉记者,英家村人多地少,需要建设面积较大的设施较为困难,但通过“三自一补”模式,群众主动让地、筹资,财政进行适当补贴,4米宽的休闲步道、干净的公共厕所被建立起来,“古镇英家”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更加完备,“通过建立村民理事会,将‘公家事’变为‘自家事’,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截至2023年3月,英家村民众自筹和财政奖补资金共155.91万元。采取“群众自筹一点、村集体出资一点、乡贤能人(企业)捐资一点、财政以奖代补一点”的模式,拆除危旧房308座共2.82万平方米,腾让土地面积5.15亩,硬化道路6100平方米,覆盖9个村屯,打造了英家村下街环村路、范家庄文化中心、溪坡寨等一批示范点。

  截至今年3月,钟山全县民众自筹和财政奖补资金共6289万元,拆除危旧房1537座共15.7万平方米,绿化村屯面积29亩,硬化道路22公里,覆盖115个村屯,打造了清塘镇英家村、钟山镇杨岩村、两安乡星寨村等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