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乡村振兴电商平台!
注册 登录
经济农村 社会法则 部门街道 特产团购

做好乡村振兴“地道文章”

   日期:2023-11-17     浏览:214    评论:0    
核心提示:在宣威市落水镇灰洞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几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将一株株白芨苗移栽到地墒里。60岁的邱桂花干起活来一点也不输年轻人,还时不时地哼首小曲:现在生活真是好,出门就把工作找,轻轻松松把活干,一日两餐吃
 在宣威市落水镇灰洞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几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将一株株白芨苗移栽到地墒里。60岁的邱桂花干起活来一点也不输年轻人,还时不时地哼首小曲:“现在生活真是好,出门就把工作找,轻轻松松把活干,一日两餐吃得好,不晒太阳不淋雨,双手挣钱鼓腰包……”
 

2.webp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

她随口哼的小曲是工人们在基地务工的真实写照。自2020年该基地建成以来,邱桂花就在这里寻得了一份稳定工作,工资每天80元,加班每天可挣120元,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在这之前,她也有过外出务工的打算,由于上了年纪,多次被拒之门外。有了这份工作,邱桂花干劲十足,“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像年轻人一样准点上下班,每个月领取固定工资,这样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在基地里务工的村民,除了像邱桂花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土地租户。他们有的通过劳动挣取“薪金”,有的既挣“薪金”又拿“租金”,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出远门去打工,家里人相互牵挂。在这里,我家的几亩地租给企业,我还可以打工挣钱,白天上班,晚上陪伴家人,这才是幸福生活该有的样子。”村民孙载丽说。

大家口里啧啧称赞的基地就是宣威市中药材产业园,由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公司采取“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双绑双防双受益”模式,有效防范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公司绑定种植合作社14家,在落水等乡镇建立白芨种植示范基地3600亩,年支付农户土地租金280万元,年用工量13万人,年支付劳务费1170万元,带动农户3680户,户均增收4100元以上,有效促进宣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中药材产业,只是落水镇锚定产业振兴的一个着力点。近年来,落水镇聚焦“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结合交通便利、土地宽广、气候适宜等特点,严格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做精“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2023年,落水镇粮食播种面积达106308亩,完成烤烟种植22733亩、蔬菜种植20980亩、水果种植8020亩、中药材种植8125亩、花卉种植1310亩、魔芋种植1010亩。特色产业种植“钱景”看好,畜牧业发展步伐稳健。2023年上半年,落水镇出栏肥猪8.2万头、肉牛0.24万头、肉禽14.29万羽,仅畜牧业产值就达1.48亿元。

除此之外,落水镇还积极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完善境内采石场采石方案。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

如今,落水镇正以赶考的姿态做好乡村振兴“地道文章”,玉米、烤烟迎来了丰收季,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土地“生金”能力有效释放,“出了家门迈入基地”成为现实,群众迈向小康的信心更加坚定,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吴小学 王飞 陈磊 文/图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